马背名族
-
蒙古族,逐水草而居,游牧在辽阔的草原上,有着独特的文化信仰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。自古以来以畜牧业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业,被称为“马背民族”。
历史与地域
一代天骄“成吉思汗”于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,后在忽必烈的领导下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,国号为元。现境内有蒙古族人口580余万,其中有420万左右的人口居住于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,是我国的第一个自治民族。
内蒙古自治区,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,首府呼和浩特,横跨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地区,接邻八个省区,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,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。
全区面积为118.3万平方公里,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.8万人,主要分布有汉族、蒙古族,以及满、回、达斡尔、鄂温克等49个民族,辖9个地级市、3盟,共计22个市辖区、11个县级市、17个县、49旗、自治旗。资源储量丰富,有“东林西矿、南农北牧”之称。
自然风光
民族信仰
1.自然崇拜 ——“天父地母”
蒙古人把天比做生身之父,把地比做养身之母,崇拜和信仰 “长生天”。“长生天”作为蒙古人的最高神灵,蒙古人崇拜她、保护她,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。其自然崇拜物主要包括天、地、日月星晨、山水、火、敖包等。
2.祖先崇拜 ——“四时献祭”
古代蒙古人认为先祖的亡灵们会保佑子孙后代,赐给他们幸福,忽必烈继位以后,为了表示守制,仍然将其祖父——成吉思汗的偶像安放在宫帐之中,并颁布圣旨,向成吉思汗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四时献祭,规定祭礼的详文细则。
成吉思汗陵 苏鲁锭战旗
3.图腾崇拜 ——“苍狼白鹿”
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一种宗教形式。在原始人信仰中,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。蒙古族的图腾有狼、鹿、熊、芒牛、鹰、天鹅、树木等。
狼道精神——情义、团结、谨慎、果断、冷静、执着、顽强、凶狠、感恩是狼的本质。狼的生存哲学诠释了什么是“100%的执行力”,什么是“积极的心态”,什么是“机智灵活”,什么是“忠诚负责”,什么是“高效合作”……
4.宗教崇拜——“祭祀大典”
原始宗教为萨满教,宗教崇拜发展从实物神到精灵神,从地上神到天上神,从动物神到人神,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,从祖先崇拜到天神崇拜。现保留的宗教崇拜祭祀大典为祭山、祭敖包。
祭敖包
生活习俗
蒙古族人以放牧为生,“移场放牧”既能做到在灾年使牧畜安全度过,又能有效地使草场休养生息。受历史文化、民族信仰和独特的游牧生活的影响,其衣、食、住、行别具民族特点。
1. 蒙族服饰——蒙古袍
首饰、长袍、腰带和靴子是蒙古袍的4个主要部分,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、珍珠、金银制成,袖长宽大、高领、右衽,多以红、粉、绿、天蓝等为主色。
2.流动的家——蒙古包
又称穹庐、毡帐,用木料、毛毡建造,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,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、生活方式。
3.草原之舟——勒勒车
用桦木或者榆木制成,不用铁件,结构简单,易于制造和修理。在大草原上,用牛拉车比马有优势。由于牛走起来非常平稳,又有耐力,所以成为拉勒勒车的首选牲畜。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,是草原上特有的风景。
4.美食佳肴——蒙古餐
1) 肉食类:烤全羊、烤羊腿、羊背子、手把肉、涮羊肉、牛肉干。
2) 奶食品:鲜奶、奶皮子、奶嚼口、黄油、奶豆腐、奶茶、马奶酒、炒米。
文化与礼节
1.语言:蒙语
2. 音乐:蒙古长、短调,马头琴
3. 蒙古族舞蹈:安代舞
4.那达慕大会
好汉三赛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,也称“男儿三艺”,包括赛马、摔跤、射箭。作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娱乐活动,每年都会如期在大草原隆重举行。
1) 赛 马——快马赛、走马赛、颠马赛
2)摔跤——搏克
身穿“照德格”,下身穿白色的大裆裤,腰间系彩绸做的围裙,脚蹬蒙古靴或马靴,袒胸露臂,有的跤手脖子上还挂着用五颜六色的布条制作成的“景嘎”(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)。
3)射箭——骑射、静射
5.献哈达
献哈达是蒙古族最高的礼节,蓝色象征蓝天、白色象征白云、黄色象征大地、绿色象征草原、红色象征火一样的热情。
内蒙古美丽的大草原,能歌善舞、热情好客的蒙古人,用正宗的烤全羊、秘制的鲜牛肉、纯净的马奶酒、洁白的哈达,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蒙古包做客,体验“马背上”的民族风情。